ALL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,贫血相关症状,皮肤及粘膜出血,骨或关节疼痛等。少数患儿在诊断时有中枢神经系统(CNS)受累的表现。约10%的患儿有纵隔浸润(常为T‐ALL)。多数患儿血小板降低。骨髓有核细胞分类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≥ 20%即可诊断本病。T‐ALL时酸性磷酸酶呈阳性反应,非特异性酯酶阴性。ALL的预后因素主要有确诊时年龄、白细胞(WBC)数、细胞遗传学改变以及免疫学分型等。根据预后因素可将ALL分为低危组、中危组和高危组三组(表6‐4‐。3),并据以指导个体化治疗。